请选择年份:
请选择期数:
省政府办公厅文件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辽宁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政办发〔2016〕153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辽宁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0日       

辽宁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从需求方面着眼,从供给方面发力,以满足需求、创新供给为核心,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补齐短板、优化布局为重点,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助推辽宁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基本需求与多样化需求相结合,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繁荣发展文化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融合,注重顶层设计,政府因势利导;吸收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推进相协调,确定重点领域,力争取得明显效果;整体部署,统筹推进文化领域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工作目标。
  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全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文化供需平衡。
  二、重点任务
  (一)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为前提,为扩大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需求提供基础条件。
  1.推动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全省现有129家公共图书馆中,已有57家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十三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力争使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
  2.推动县级以上艺术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全省现有122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中,已有58家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十三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力争使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
  3.优化博物馆结构。全省现有博物馆111家,其中国有博物馆80家,非国有博物馆31家。“十三五”期间,力争每个市都拥有一座较大规模、功能健全的博物馆,文物大县拥有一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积极建设历史文化、工业遗产、自然生态、社区等专题博物馆。完善政策环境,促进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共同发展。推进数字化博物馆、掌上博物馆、家庭式博物馆建设。深化博物馆内部机制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力争每年举办各类展览500个,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4.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力争到2018年,全省8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利用中央补助资金,每年支持800个村文化室建设,力争到2019年实现全省11043个村都有文化室的目标。对基层文化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高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增加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供给。
  1.加强优秀产品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树立精品意识,完善引导激励机制,打造一批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鲜明辽宁地域特色、具有市场潜力的文艺作品。2017年,举办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推出话剧《开炉》、歌剧《图伯特》、舞剧《秧歌情·幸福梦》、芭蕾舞剧《花木兰》等20台以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推出100台以上原创精品剧节目,提供优质足量的文化供给。
  2.打造更多供给平台。精心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城乡的辽宁本土艺术活动品牌,重点提升“新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惠民演出季”等活动的艺术质量。鼓励文艺院团面向市场和群众需求,提供菜单式的文化服务,深入开展送戏到乡村、到社区、到厂矿、到军营、到学校活动,方便群众观看。到“十三五”末期,实现送戏到基层演出全覆盖,省直院团每年下基层演出不低于500场。举办群众文化节、公共图书馆读书节、百姓大舞台、百馆千站万村培训、非遗进社区等全省性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让群众普遍受益。
  3.创新产品供给机制。大力推进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院团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推动国有院团与民营院团共同发展。建立省直文艺院团与基层文艺院团“一对一”帮扶机制,结成对子,开展创作指导、人才培训、演出互动、帮困解难等活动。壮大辽宁演艺联盟,通过联合策划、共同创排剧节目、共同运营演艺项目等多种手段,突破单打独斗的市场运作方式,提升全省院团的创作演出能力。做大做强辽宁剧院联盟,构建联盟票务平台,实现网上订票、网上付款、网上选座,促进优秀剧节目演出推广。
  4.拓宽文化产品供给方式。改变文化服务传统方式,大力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传习所等流动文化服务,每年举办2000场,将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广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服务中,弥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提升服务水平,每年举办2000场。
  (三)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突破口,构建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1.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围绕读书看报、设施开放、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要求,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辽委办发〔2016〕32号)确定的26个具体服务项目和标准,强基层、保基本、补短板、惠民生,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抓好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试点,以国家级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3.拓宽文化服务供给范围。大力推进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工作,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实现文化惠民。发挥文化资源共享频道作用,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平台,传输优质文化资源,重点面向农村播出更多服务三农节目。
  4.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的文化阵地作用,通过开展服务视障人士的“对面朗读”、服务聋哑人的“手语世界”、设立“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实践基地”“惠民公益演出”“农民品牌团队”培训等系列活动,加大对农民工、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5.探索文化供给新机制。建立全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索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总分馆制,有效整合全省资源。探索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制度,规范和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与政府合作投资兴办公共文化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与管理,参与群众文化的演出和推广,参与专业艺术生产和舞台演出,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建立全社会共同推进文化供给的新机制。
  (四)以培育文化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为依托,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1.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以“融合发展、创新供给、拓展受众、提升形象”为总体思路,突破传统界限,采用多业态融合的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取网吧+书吧+咖啡+食品餐饮+电子竞技+网络培训+网络代购+代理支付等方式,引进管理团队,扩大经营范围和收益来源。每年推动15%营业场所实现转型升级,到“十三五”末期,70%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现转型升级。
  2.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我省歌舞娱乐和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通过改进文化娱乐行业经营理念,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场所阳光、内容健康、服务规范、业态丰富、受众多样、形象正面,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在公众文化生活中起积极作用的现代文化消费场所。沈阳、大连、鞍山、朝阳4个市先行试点,每市着力培育3至5家歌舞娱乐和游戏游艺转型升级示范场所,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2018年全面推动文化娱乐场所转型升级,到“十三五”末期,60%文化娱乐场所实现转型升级。
  3.营造良好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推进信用监管,开展文化市场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一般违法警示名单和严重违法黑名单管理制度,开展文化经营场所星级评定,建立“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管理机制,营造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
  4.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支持沈阳、大连发挥技术、人才、资金密集优势,形成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重点打造10个文化会展活动、10个文化消费市场、20个工艺美术品牌、30个常态化演艺剧节目、10个龙头动漫企业、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5.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开展文化消费试点,激活和释放文化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指导沈阳市和盘锦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形成行之有效、可持续和可复制推广的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消费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带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消费,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五)以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抓手,促进文化领域结构优化。
  1.大力开发文创产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36号)精神,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沉淀在文化文物单位中的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鼓励和支持省博物馆、省图书馆、沈阳故宫等单位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全面推进。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
  2.积极振兴传统工艺。通过开展生产性保护,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重点对群众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逐步形成以传统岫玉、玛瑙、煤精、琥珀为重心,以传统雕刻、传统刺绣、传统制笔和传统食品、医药为主要内容的非遗产业格局。
  3.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扶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文化企业打造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支持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品牌文化产品。推动芭蕾舞、杂技、歌舞、器乐、京剧、非遗等自有品牌剧(项)目的国际化商业巡演,加强衍生产品开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辽宁国际影响,助推我省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推动多领域合作。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工作,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制造、建筑、旅游、农业、体育、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启动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优化生产布局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促进文化领域结构优化,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群众文化消费,激发消费热情。大力推广PPP模式,优先吸收社会资本加入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供给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受益范围。
  (二)深化简政放权。
  出台简政放权系列政策,激发文化市场发展内生动力。下放取消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落实省政府审批制度改革部署,建立“一站式”审批模式,提高审批效能,优化服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市场发展的软环境。简化办事程序,降低群众或市场主体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
  (三)大力培养人才。
  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我省各类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分配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化领域。通过人才机制的创新,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为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四)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文化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认真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定期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省政府将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